美军3大“杀手锏”瞄准台海?4月25日中午,国际传来台海的消息
如果喜欢请点个关注,多多评论!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开主页查看!
美军3大“杀手锏”,齐刷刷瞄准台海,解放军要被堵在家门口?
美国与菲律宾启动代号"肩并肩"的联合军事演习。
此次演习地点选在菲律宾北部与西部地区,该区域在地理位置上邻近中国台湾省。
此次行动旨在展现对1951年签署的美菲共同防御条约的执行能力,重点演练导弹防御、反登陆作战及海上打击等领域的协同配合。
参与演习的美军部队首次部署了海军陆战队远征舰艇拦截系统(NMESIS)。
该系统由美国与挪威联合研发,搭载射程185公里的海军打击导弹(NSM),采用无人化操作模式,发射车具备快速机动部署能力。
同时,美方第3濒海战斗团携带了RGM-184型及其改进型RGM-184B海军打击导弹参演。
这些武器系统射程覆盖范围有限,但强调快速反应与战场适应性,设计理念针对太平洋地区可能发生的岛屿争夺战。
菲律宾军方在此次演习中投入的装备以轻型武器为主。
该国现役反舰导弹最大射程不超过100公里,主战装备包括12架韩国制造的FA-50轻型战斗机和2艘韩国"何塞·黎刹"级护卫舰。
菲方参演部队主要承担辅助性任务,包括目标侦察、情报共享和后勤支援。
尽管菲律宾军队现代化进程在近年有所加速,但受限于国防预算规模和技术储备,其实际作战能力与战略对手存在显著差距。
美国印太司令部在演习声明中强调,此类行动有助于维护"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
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在视察参演部队时表示,联合演习是提升本国国防能力的重要途径。
根据美菲双方签署的《加强防务合作协议》,美国在菲军事基地的使用权限已从原先的5个增至9个,其中3个基地距离台湾岛仅400公里。
东盟国家对此次军演表现出谨慎态度。
印尼外交部呼吁各方保持克制,避免采取可能加剧地区紧张的行动。
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重申南海行为准则磋商的重要性。
新加坡智库发布的区域安全评估报告指出,2023年第一季度南海地区军事活动频次同比增加23%,其中第三方国家参与的联合演习占比达67%。
菲律宾国内在演习首日爆发抗议活动。
约500名民众聚集在吕宋岛美军基地外围,手持"南海和平不靠战争"、"美军撤离吕宋"等标语。
菲律宾大学国际关系学者在公开论坛上提出,过度依赖外部军事力量可能削弱东盟国家自主解决争端的能力。
此次演习中投入的NSM导弹系统,与美海军陆战队计划在冲绳部署的"堤丰"中程导弹系统形成互补。
五角大楼的预算文件证实,2023财年针对菲律宾的军事援助金额达到1.28亿美元,较前两年均值增长82%。
地缘政治观察家注意到,美菲军事合作的深化与南海仲裁案裁决七周年临近存在时间关联。
菲律宾外交部近期重申2016年仲裁裁决的法律效力,但未直接回应是否会在联合声明中提及相关内容。
中国外交部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任何国家间的防务合作都不应损害第三方利益,强调地区国家有能力通过对话协商维护南海和平稳定。
此次联合军演将持续至5月4日,参演总兵力达到1.76万人,创下该系列演习历史新高。
除实兵演练外,双方还计划进行网络防御、太空态势感知等新兴领域的协同训练。
菲律宾武装部队总参谋长表示,计划将年度联合演习规模维持在万人以上,并逐步增加高新技术装备的演练比重。
美军在菲律宾新启用的军事基地中,有2个具备起降战略轰炸机的条件,3个可停靠航母战斗群舰艇。
美国太平洋舰队发言人证实,里根号航母打击群正在南海开展例行巡航,但未说明是否与"肩并肩"演习存在联动。
菲律宾海岸警卫队同期宣布,将组建新的海上民兵组织,预计在2024年前完成300艘民船的改装工作。
地区安全专家指出,菲律宾的地缘战略价值因其毗邻巴士海峡和南海航道的双重区位优势而持续上升。
随着演习进程推进,南海地区监测到的舰机活动频次持续增加。
卫星图像显示,美海军P-8A反潜巡逻机在演习期间多次穿越巴士海峡。
菲律宾空军则加强了对其专属经济区内的空中巡逻力度。
区域航运监测数据显示,过去72小时内,南海主要航道商船通航量保持正常,未出现明显波动。
对于这件事,各位看官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表达你的观点!免责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来源于互联网,旨在传播正面信息,没有低俗或不良引导如有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迅速删除内容!如有不准确信息,请告知,我们将尽快作出更正
